太原的一名銷售員因使用個人手機號碼,一天內(nèi)高頻率撥打多地電話,連續(xù)呼叫次數(shù)達65次之多,最終被系統(tǒng)判定為涉詐電話號碼……3月30日,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市公安局獲悉,因上述行為,該名銷售人員名下電話卡被全面封停,其不得不來太原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群眾接待室尋求“解封”。
騷擾電話被貼“涉詐”標簽
“我不是詐騙,我就是個銷售人員,打電話也是為了推廣業(yè)務?!苯眨N售員陳某向警方求助,他說自己“冤枉”,手機因為撥打了太多的電話被封。
在太原市公安局西門的群眾接待室,太原市反詐中心的民警對陳某進行詢問,“根據(jù)你的情況,我們警方要依法對你進行一次詢問,目的就是排除這個涉嫌電信詐騙的事情?!?/p>
“我們需要你提供一下?lián)艽螂娫挼暮艚袃?nèi)容,還有呼叫號碼的來源?!泵窬岢鲆?。陳某表示,自己詢問“客戶”的話術很標準:“請問是否有某某方面投資的需求?”而其大量撥打的電話號碼,則是從某款APP上“照抄”下來的。他還告訴警方,公司總部給提供的工作手機號碼是山東的,他用此號碼打山西的電話大家都不接。為此,他只好用自己太原的手機號打,至于為何會被定性為涉詐,自己想不通。
對此,民警也給出了解釋,此次陳某名下電話被封,主要是因為“量大”,一天之內(nèi)陳某的電話撥打了4個市的號碼,持續(xù)呼叫65次之多。如此“瘋狂”的撥打模式,讓系統(tǒng)平臺做出了此號碼“非人工”撥打的判斷。因為大家在正常狀態(tài)下,是不會連續(xù)撥打這么多次的,所以系統(tǒng)判斷此號碼可能是其他軟件設備打出的,這是涉詐電話明顯的特征之一。
此外,還有一種情況,就是陳某頻繁撥打騷擾電話的行為,激起了“眾怒”。民警表示,目前絕大部分的智能手機在接通電話后,都可以對電話號碼的性質(zhì)貼上“標簽”。2021年1月1日頒布的《民法典》,其中有一個條款叫“安寧權”。套用在“騷擾電話”的大背景下,通俗解釋就是:“我有不接你電話的自由,你撥打我的電話,你是在騷擾我。我對你做一個騷擾標記,還是做一個涉詐標記,這是我的自由。如果‘騷擾電話’對接聽方造成影響,還可能被起訴?!蹦壳埃瑢τ诖蠖鄶?shù)銷售電話來說,“騷擾電話”的標簽最常見,其間部分市民因為不堪銷售電話的騷擾,也會順手給此類電話打上“涉詐”的標簽。這種“標簽”實際是投訴,積累到一定數(shù)量,該號碼就可能被“封?!?。
最終,經(jīng)過太原市反詐中心民警核實,陳某無任何涉詐行為,警方聯(lián)系相關部門及時解封其名下的所有電話卡。
騷擾電話量逐年上升
“我們也是想通過媒體告訴大家,頻繁撥打陌生電話號碼去營銷的這個方式已經(jīng)落伍了!這個行為本身已不被法律所允許了?!闭f起讓百姓皺眉的“騷擾電話”,民警表示陳某的情況并非個例。
“我這不需要,謝謝。”“暫時不考慮,不要再打來了!”“和你說了,我不投資!”“騷擾電話”,相信大家一提起來就不堪其擾。由于電話營銷具有成本低、范圍廣、精準性高等特點,備受市場銷售群體的青睞。但對廣大老百姓而言,此類陌生的推銷電話卻令人不勝其煩,“看到本地的陌生號碼,不接是怕耽誤正事,一接就是各種推銷?!庇绕潆S著AI技術的發(fā)展,智能語音機器人“走進”萬千企業(yè),各類營銷電話讓用戶防不勝防。
警方也表示,“騷擾電話”的產(chǎn)生很大程度是因為個人信息的泄露,比如用戶在登錄APP、網(wǎng)站、論壇等應用進行個人身份信息的注冊,以及接受外賣、快遞等生活服務時留存的個人信息,都有泄露的風險。
近日,電話邦聯(lián)合可信號碼數(shù)據(jù)中心發(fā)布了《2022年度騷擾、詐騙電話形勢分析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。《報告》顯示,騷擾電話標記量近四年呈逐年上升趨勢,2022年騷擾電話標記總量超4.99億次,較2021年上升了36.33%。
在“騷擾電話”的號源分布中,移動端占比51.47%,較2021年上升了10.19%,固話端占比43.30%,其他類型占比5.23%?!膀}擾電話”號段分布占比前三分別為:954、952、400。以一周時間為周期對“騷擾電話”進行統(tǒng)計分析發(fā)現(xiàn),周二到周五“騷擾電話”活躍度相對較高,在周四達到一個不太明顯的小峰值,周六到周一的活躍度相對較低。相關分析顯示,山西“騷擾電話”撥出量較全國其他省份而言,比較“低調(diào)”?!膀}擾電話”撥出量最高的省市TOP10分別為:廣東省、江蘇省、北京市、浙江省、上海市、陜西省、山東省、四川省、湖南省和云南省。
面對騷擾電話你并非無計可施
一邊是因“努力工作”電話被封而喊冤的推銷人員,一邊是怕錯過“重要電話”頻繁被騷擾的市民。那么何為騷擾電話,其與電話營銷的邊界又該如何判斷?
采訪中,記者也咨詢了相關法律人士,得到的答案是:“當前法律上并未對騷擾電話的概念給出明確定義?!钡Y(jié)合《民法典》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等相關法律規(guī)定,業(yè)界普遍的認識為,如果未經(jīng)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,或者在消費者明確已表示拒絕的情況下,仍然撥打推銷電話的行為,就應當認定其構成騷擾電話。
《民法典》第1033條規(guī)定,除法律另有規(guī)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,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電話、短信、即時通信工具、電子郵件、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。生活安寧權屬于隱私權范疇,是自然人享有的維持安穩(wěn)寧靜的私人生活狀態(tài),并排除他人不法侵擾的權利。以電話、短信等方式侵擾個人的生活安寧,構成侵害隱私權,應依法承擔民事侵權責任。
此外,“騷擾電話”總量持續(xù)增高,也與大部分百姓面對此類電話,相對消極的應對行為有關?!澳憬拥津}擾電話會如何處理?”針對這一問題,記者也隨機采訪了10名民眾,其中9人都表示會直接掛斷,僅1人表示如果多次接到同一公司的推銷電話,才會選擇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。
在此,警方也提醒廣大市民,大數(shù)據(jù)時代下,個人信息資料的獲取、使用變得更為方便,電話和信息騷擾不可能完全杜絕。但是涉及惡意騷擾類電話,請大家一定要及時向公安機關進行舉報,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對于商業(yè)營銷類電話,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。例如:事后及時向電信運營商客服投訴,反饋自己的訴求;通過12321網(wǎng)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投訴,12321會轉(zhuǎn)給相應的信息服務商或者是電信運營商來處理;認為侵犯自身生活安寧權的,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權訴訟。如果通過上述渠道都無法有效解決的,可以向有關行業(yè)主管部門舉報反映,比如收到房產(chǎn)推銷電話,可以向住建部門反映;收到保險營銷電話,可以向銀保監(jiān)會反映。(山西晚報記者 辛戈 實習生 王含芳)
(責任編輯:蔡文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