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是國之大計、黨之大計,而教師是立教之本、興教之源。要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,離不開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師,高素質的老師隊伍也是辦好教育的基礎和前提。
近年來,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一些斑斑劣跡頻見報端。承擔涉密項目,卻無視保密工作紀律,損害學生和學校合法權益;面對學生在課堂上打架斗毆,充當“看客”,不管不顧;以學校名義私開培訓班,損害學校聲譽;在個人微博、學校課堂上隨意發(fā)表不當言論;在科研工作中弄虛作假、抄襲剽竊、篡改侵吞他人學術成果;還有甚者利用網絡傳播淫穢色情信息,等等。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,教師這份職業(yè)從誕生之日起就自帶光芒,人們從不吝惜用偉大、光榮、無私、崇高這樣美好的詞匯來形容她。而少數(shù)害群之馬的存在,卻令這份職業(yè)蒙塵。
加強師德師風建設,培養(yǎng)高素質教師隊伍,是擺在高校面前的一項首要任務。黨和國家一直以來也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,此前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》的提出、《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》和《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》的印發(fā),都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了遵循。
當前,我國擁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,其中博士生導師11.5萬人。教育部此次印發(fā)的《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》,針對當前導學關系、師德師風等方面出現(xiàn)的典型問題,明確了導師指導行為“十不得”,為導師指導行為劃定底線。這次出手,堅持問題導向、目標導向,是對此前一系列文件有針對性的細化落實,進一步完善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和導師隊伍建設的相關制度,對于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,規(guī)范指導行為,造就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實學識、有仁愛之心的新時代優(yōu)秀導師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。
教師要贏得職業(yè)尊榮,不但要靠過硬的政治素質和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更要靠無私的愛生情懷和崇高的人格修養(yǎng)。尊師重道從來不是單方面的強行索取,而是在相互尊重、相互關愛、教學相長中孕育出的一種教育品質和人文情懷。
(責任編輯:梁艷)